在这里,看见我们,发现世界

手工切割燕尾榫
来源: | 作者:DSC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04 | 43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燕尾榫被视为质量的象征,但并非每个项目或家具风格都需要。但作者喜欢坐下来,听有声书,然后享受手工切割燕尾榫的过程。一旦将燕尾榫分解成一系列基本步骤,作者认为会发现手工操作并不难。
制作精美榫卯结构的基础步骤。

燕尾榫被视为质量的象征,但并非每个项目或家具风格都需要。但作者喜欢坐下来,听有声书,然后享受手工切割燕尾榫的过程。一旦将燕尾榫分解成一系列基本步骤,作者认为会发现手工操作并不难。
以下是作者手工切割燕尾榫的过程。

先规划好榫卯的布局,然后小心地切割出燕尾形状。这需要精确的手法和耐心。切割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,以确保榫卯能够紧密贴合。完成后再进行打磨和修整,使连接处更加光滑和牢固。通过这样的步骤,就能制作出美观且结实的燕尾榫,为家具增添一份精致和稳固。

开始制作前,首先要进行关键的布局准备。具体步骤如下:
1. 备料:在考虑使用锯子之前,需先准备好木材。确保前后部分长度相同,两侧也需对称,以保证箱子不扭曲。
2. 调平:使用射刨(shooting board)来确保木材的端头平整且垂直,这样可以方便地将木材切割到最终的长度。
3. 标记:开始布局时,使用标记量规(marking gauge)。标记量规具有锋利的刀片边缘,能划出清晰、精确的线条。将量规设置得稍大于工件厚度(约1/32英寸),以便在木材上留下适当的标记。
   下一步是将所有部分标记出来。这意味着要用标记量规沿着工件两端的每个面和边缘拖动。你希望这条线,称为基线,基线是后续加工的参考线,要清晰可见,以确保加工的准确性。一次性做出清晰的标记是为了避免后续工作中出现混淆或错误,因为双线可能会导致误解或加工错误。


  “榫尾先还是榫销先”之争是木工制作中关于先切割燕尾榫的哪一部分(榫尾或榫销)的讨论,这被比作另一个日常小争议——“厕纸应该怎么放”。 不深入讨论了,作者表明自己选择先切割榫尾,并介绍了三种摆放榫尾的方法:使用分隔器(如图3所示)、测量或者凭感觉。分隔器方法通过物理间隔确保精确;测量方法较难但更准确;凭感觉则依赖经验。作者还推荐了一个视频,由Megan Fitzpatrick讲解如何使用分隔器布局燕尾榫,适合想要深入了解的人。最后,作者强调在开始锯割前标记废料区域的重要性,以避免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或损坏。


首次切割

为了切割榫尾,作者偏好使用拉锯搭配燕尾导板,这一组合来自David Barron的1:6燕尾导板,认为这样切割最为精准。即使使用西方风格的锯、不同的导板或不使用导板,这些技术同样适用。
作者将工件放在台虎钳中,保持低位,并确保其牢固固定,以防止锯割时振动。Moxon风格的台虎钳是理想选择,但作者也常用腿式台虎钳。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,都需标记工件的外侧面,这是为了确保切割的准确性,强调了在制作燕尾榫时,选择工具和固定工件以保证切割的精确性。

   切割木料制作榫卯结构的过程。首先,从木板的一侧开始切割,要特别注意不要超过基线,这是保证切割准确的关键。在切割到一半时,去掉导向装置,让锯子的底部下降,紧贴线条进行切割。在内侧,稍微超过线条是可以接受的,因为很多古董家具在制作时,内侧的锯切往往会超出线条,这主要是因为在橱柜作坊工作时,为了赶工,内侧的切割往往没有时间做得那么精细,既要保证切割的准确性,又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适当提高工作效率。


制作榫销的过程,具体步骤如下:

1.吻线:先沿着标记的线轻吻一下,即轻轻锯一下,作为开始的标记。
2. 倾斜工件并下锯:然后倾斜工作件(工件),让锯齿贴近工作台,根据锯和夹具的样式,进行短而快的锯割,这样可以更贴近标记线。
3. 调整锯并加深切口:之后将锯调整回水平位置,并将锯缝完全锯深。
4. 翻转工件继续切割:完成一侧的所有榫头切割后,将木板在夹具中翻转,继续切割另一侧,这样可以保持主导手始终握持锯,非主导手则持榫头导向器。
整个过程要强调了精准和效率,确保榫头的准确制作。
操作中的两个关键技巧:锯割直度和燕尾榫角度选择。

首先,关于锯割直度。如果在没有引导工具的情况下进行锯割,可以通过调整台钳中尾板的角度来确保锯割方向的准确性。具体做法是将尾板边缘与木材尾部的角度对齐,比如尾部角度为7°,尾板也应调至7°。这样锯割时就能保持垂直向下,经过练习后,身体会自然适应这种姿势,此时只需确保锯缝与木板边缘垂直即可。

其次,关于燕尾榫的角度。燕尾榫角度常以比例表示,如1:4、1:6等。作者个人偏好使用1:6的比例,约等于9.5°,认为这是硬木和软木项目中一个不错的折衷选择。虽然角度的微小变化会影响燕尾榫的外观,但这个比例能满足大多数需求。

去除不需要的部分。

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切割工作。接下來可以去除废料。进一步具体去除肩部部分,正如在照片8中看到的,这是通过使用锯子进行简单的垂直切割。但在此过程中,必须保留基线部分,以确保后续加工或使用的准确性。

          去除榫尾的废料。

   作者喜欢使用线锯(fret saw),尽管修边锯(coping saw)也能完成这项工作,甚至可以用凿子来铲掉废料。之所以喜欢线锯,是因为它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力,而且使用凿子和锤子可能会发出噪音,干扰他听有声书。具体来说,fret saw和coping saw都是用于精细切割的工具,但fret saw更适合复杂和精确的切割。凿子则是通常配合锤子使用,适用于更粗犷的工作。

   首先,锯掉废料后,用凿子削到基线,凿子的尺寸要与工作区域匹配,以确保精准操作。其次,不要在撬出废料时弄伤榫尾的边缘,以免影响最终成品的外观。最后,分步铲掉废料,最后一步将凿子下压到基线,去除最后的1/32英寸废料”,避免一次性去除过多材料导致基线被破坏。整个过程要注意精确控制和谨慎处理细节。


凿削接合处。

在凿削木料接合处时,可以采用一种叫做“底切”的技巧。开始时,将凿子垂直于木料(90°),然后用锤子敲击。在敲击后,稍微将凿子倾斜几度继续凿削。如果从接合处的两侧都这样做,中间部分就会略微凹陷,形成所谓的“底切”。这种底切有助于增强接合处的紧密度,因为凹陷的部分可以更好地嵌合,减少木料之间的缝隙,从而使接合更加牢固。这种技巧在精细木工中非常有用,能够提高工艺质量和耐用性。

现在,将带有榫销的木板固定在台虎钳上,以确保其稳定不动。将另一块带榫尾的木板放置在固定好的榫销板上,就像你在照片13中看到的那样。确保两块木板要确保对齐且呈直角,使用一把薄而锋利的划线刀,沿着榫尾的边缘或特定位置,在榫销板上划出准确的线条,以便后续操作。这种刀因为薄,所以可以紧贴木板内侧,从而划出精确的线。


         切割榫头的过程基本步骤相似,但操作角度略有不同。关键点在于确保沿着刀具线的废料侧进行切割,这样可以保证切割的精确性。接下来使用“燕尾导板”(dovetail guide)能帮助将锯缝(saw kerf)准确地定位在需要的位置,以确保榫头的形状和尺寸正确。开始切割前,需要标记出适当的废料区域,这样做可以避免材料浪费,并确保切割过程中不会超出预定的范围。


去除废料的过程基本步骤与之前相似,但有几个关键的操作要点需要注意。但如照片16所示,使用线锯去除废料时,需要调整线锯的角度以匹配销钉的角度。这意味着在进行这一步操作时,要确保线锯的切割方向与榫销的倾斜角度一致,这样才能精确地沿着预定的线路进行切割。在用凿子铲削废料时,由于接头的外侧比内侧宽,因此需要调整凿子的角度。凿子的切割面应向外倾斜,这样才能逐渐去除外侧多余的废料,同时保证接头的平整和准确。

在涂抹胶水并将接头敲合在一起之前,一个关键步骤——在粘合和敲击接合处之前进行倒角处理。“倒角”指的是将接合处的内部边缘磨成斜面。斜面能让两块木材的接触面更大,这样在粘合时能更紧密地贴合,提高接合强度。避免胶水弄到接合处的外部,影响美观。直角边缘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点,而倒角可以分散这些应力,使接合更牢固。倒角后的接合处看起来更加圆润,不会因为边缘的尖锐而显得粗糙。

通常,按照一定的步骤操作,可以制作出紧密且质量好的榫卯接合处。但有时会出现失误,导致在测试接合处时,榫销板或榫尾板开始开裂。这时需要停止操作,拆开接合处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使用软铅笔在榫尾内部摩擦。这样,在重新组装接合处时,铅笔痕迹会转移到榫板上,突出显示问题区域。然后,可以使用凿子削除问题区域,或者用平锉进行精细调整,以确保接合处紧密且牢固。

当准备用胶水把木头接合在一起时,作者更喜欢使用皮胶。它可以帮助润滑接头一点,让接合更加容易滑合。皮胶是一种传统的天然胶水,干燥后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。它不仅用于粘合,还能起到润滑作用,使榫卯连接更顺畅。完成的接头应该稍微突出一点,初步组装时让接头略微超出是为了后续处理方便。待胶水干燥后,可以通过刨平或打磨使其与其他表面齐平。打磨并涂上一些完成后,会对自己做出来的效果感到惊讶。燕尾榫以其独特的形状提供了强大的连接力且美观,随着每一次精确切割,燕尾榫的结构会更加稳固和美观,实现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效果。